购基择时有了最优解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经理追求的是大概率获胜的可能,而非短期择时的成功。投资者与其期待基金经理在择时上常胜,不如通过构建基金组合进行资产配置,提升持基体验
最近,某“画线派”网红基金经理的产品进行末日比例配售。在很多投资者眼里,这类净值线优雅上行的产品无论何时买入都能赚钱,是充满了魅力的购基“神话”。
“市场变幻莫测,要求基金经理每次都能准确择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基金净值的波动是常态。”某基金行业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大多数基金经理并没有高超的择时能力,他们更擅长把握产业趋势和个股质地,做好大概率正确的事。
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与其期待基金经理在择时上常胜,不如通过构建基金组合进行资产配置,提升持基体验。这也是近年来头部基金公司、基金销售平台带头转型所引导的新方向。
无法实现的择时“神话”
近期,东兴兴福一年定开债券开放日常申购,由于开放期内累计申购总规模超过原定的7亿元上限,因此对6月30日的有效申购进行了比例配售。“该基金是由‘画线派’基金经理司马义买买提管理的,之前买了他管的东兴兴瑞一年定开债券,净值太‘丝滑’了。去年末债市大跌的时候,持基体验感很不错。”有网友说。
“每次市场上出现这类基金经理,总能吸引许多投资者的关注。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可一旦他们出现比较大的择时‘滑铁卢’,投资者的热情也随之消散。”某基金分析人士说,“基金经理是人,不是神,在择时上不可能做到永远准确。但投资者对这类净值犹如画线般稳健向上的产品,仍有着天然的热爱之心。”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表示,“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一直是公募行业面临的难题。由于A股市场波动较大,许多基金的净值波动也较大,让基民难以把握基金的买卖时点。
事实上,一些基金经理的短期择时能力也不比投资者高出多少。“基金经理会不会投资?跌的时候不跑,涨的时候又跟不上节奏,你是反向指标吗?”类似的抱怨,常常出现在一些基金产品的网友讨论区中。
王祎表示:“想做到准确择时,要求投资者对国内外宏观环境,包括经济基本面、流动性、政策,还有市场本身的走势、估值和资金状况,以及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等了如指掌,这难度太大了。”
“我是在2008年熊市进入市场的,当时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很大,起初我很难说服自己长期持股,总是试图把握市场上的各种机会,频繁换手。但在经历了多轮市场周期之后,我发现要做到准确择时是很难的,这也是后来我采取适度均衡策略来控制回撤的原因。”沪上某资深基金经理对记者说。
基金经理的价值何在?
基金行业内,一些曾准确择时的牛人至今被投资者津津乐道。然而,择时成功者终究是少数人。“不否认业内确实有择时高手,但能次次准确择时是不可能的。”某中生代基金经理说。
那么,基金经理的专业性体现在何处?有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投资者往往对基金经理的短期择时能力有着过多的期待,其实许多基金经理在选股或研判产业趋势方面有着较深的见解,择时不是他们的强项。
上述中生代基金经理坦言,之前做过择时但常常被市场“打脸”,所以如今他择时做得比较少。在他看来,如果避不开下跌风险,至少要把握住每一次反弹,所以一直保持高仓位运作。
构建基金组合提升持基体验
“基金经理追求的是大概率获胜的可能,而非短期择时的成功。投资者与其期待基金经理在择时上常胜,不如通过构建基金组合进行资产配置,提升持基体验。”有基金行业人士说。
改变正在发生。不少大型基金公司已带头开始转型。近期,华安基金直销App 5.0版本上线,新版转为买方视角,聚焦资产配置模式;广发基金等公司也摒弃了传统的以销售规模为导向的卖场思路,在基金销售中更好地融合了基金投顾服务;天弘基金构建了一套“投资宇宙”,基于配置的投资理念,打造了一套专业化、可视化的工具等。
“不能把问题直接抛给投资者,基金公司还是要做好引导和专业服务。”沪上某基金公司人士说。从效果来看,在这波行业转型中,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模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资产配置的理念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心中“生根发芽”。
今年二季度,蚂蚁基金的金选数据显示,自2022年5月其“金选基金”透明化改版以来,已有三成的金选用户养成了将偏股型基金和偏债型基金搭配配置的习惯。《2023年基民理财行为及投教偏好调研报告》也显示,已有74%的受访基民会在投资时进行组合配置。
盈米基金副总裁、且慢业务负责人林杰才表示,通过构建基金组合对客户资金的进出进行一定的控制,可以有效规避客户追涨杀跌行为;而基金组合对波动和回撤的控制,也有利于提升客户的持有体验。相信“三分投七分顾”的陪伴体系,可以有效帮助客户在投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操作并不断提升认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