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积极布局S基金市场探寻业务转型新思路
近期,优宁维发布公告指出,公司参与出资设立的上海引领接力行健私募基金合伙企业(简称“引领接力行健基金”)于2024年新增了4个出资方,新增认缴出资2.6亿元,引领接力行健基金出资额变更为9.63亿元。此次新增的出资方中,云南信托认缴出资1000万元。至此,引领接力行健基金的出资方中已有山东国信、交银信托及云南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
2024年初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大力推动二级市场基金发展。推动银行理财、保险资金、信托资金、国资母基金等加大对S基金的投资布局。
近年来,随着部分地方政府加速推动发展S基金,正处在业务转型背景下的信托公司存在明确的业务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目前已有外贸信托、重庆信托等多家公司积极布局S基金领域。
信托公司抢滩布局
S基金是Secondary Fund的简称,其以受让二手私募基金份额或私募基金所投标的为投资策略、主要从投资者手中收购基金份额、投资组合或出资承诺的一类私募基金产品。对于原LP而言,向S基金转让份额能够提前锁定部分或全部收益、提前完成投资退出、改善私募股权投资的流动性,因此原LP也有动力将持有的优质资产份额转让给S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9月份,重庆信托设立了投向S基金的“惠渝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重庆信托表示,这是在公开市场渠道可以查询到的第一单投向S基金的信托计划。此后,重庆信托资本业务负责人公开表示,公司仅在2023年前七个月,就接触了市场上近百个S基金交易机会,可见团队对S基金业务的兴趣。
另外,2023年8月份,建信信托旗下建信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南京邦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顺利完成公司首笔S基金交易。
云南信托业务总监兼家族信托部总经理潘星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多家信托公司配置S基金,是综合考量当下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政策以及不少私募基金即将到期的结果。此外,S基金本身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潘星安认为,从市场环境来看,根据3月14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数据,截至2024年2月末,中国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1042只,存续规模11.04万亿元。不少已到期和即将到期的私募股权基金面临着退出问题。S基金是私募股权基金二级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可为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提供新的动力,有助于降低底层资产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风险,缩短回报周期。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较于私募股权直投基金,S基金更加适合初涉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信托公司。而且,参与S基金投资具有投资周期短、盲选风险低的优点,信托公司布局此类业务较容易成型。
信托公司优势明显
外贸信托此前曾表示,当前阶段,随着处在退出期的私募股权基金规模不断增大,“退出积压”问题逐渐凸显,应运而生的S基金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S基金领域具备降低基金盲选风险、加快投资回报周期、折价收购提高收益、实现资产多元配置等多重优势。
潘星安表示,通过S基金切入私募股权市场,可以健全信托公司的权益投资体系,可为具有资源禀赋的信托公司提供细分赛道的差异化竞争新机会。
谈及信托公司和S基金市场的匹配度,上述重庆信托资本业务负责人表示,信托公司可为S基金市场提供大量资金。2023年,S基金市场真实的市场化交易容量预计在200亿元至300亿元左右,预计未来国内S基金市场上可交易的真实增量将以50亿元/年左右递增。如果信托客户将10%至20%的资金配置在权益类投资,信托市场能够提供的资金将远远超过S基金市场的供应。
对于信托公司布局S基金领域的优势,外贸信托曾公开表示,公司能够利用积累的GP资源、固有资金投资份额,析出基金S份额,提供投资标的。同时,可以利用与S基金管理人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投资标的资源共享,为客户的财富管理方案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S基金市场前景广阔
喻智认为,信托公司转型布局S基金,是在业务转型方面做出的尝试。S基金是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渠道的重要补充,看好未来的发展前景,其发展潜力巨大。
外贸信托曾表示,在资本市场已成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在推动产业升级,打造新支柱产业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布局股权投资领域,S基金作为重要退出渠道,其重要性不断上升,未来蕴含丰富投资机会。
潘星安进一步表示,S基金针对管理人来说是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市场,具有一定的“盲池风险”,需要FOF母基金管理人的专业能力,识别资产能力等。
“从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角度看,S基金市场的出现,破解了‘资产管理信托’苦于股权投资与自身产品资金之间无法匹配的难题。”上述重庆信托资本业务负责人认为,相比于其他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可以通过S基金交易,将“货币、资本和实体”三个市场串起来。同时,信托产品还能投资整合类的交易,也可以投资重整类的项目。兼备灵活配置和规模出资等特点的信托产品可以更好地匹配卖方的不同诉求。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