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飞行汽车驶向快道
在今年全球首场科技展CES盛会上,韩国现代汽车推出了首款电动飞行出租车S-A2;中国造车新锐小鹏汇天展示了名为“陆地航母”的分体式飞行汽车;不久,上海峰飞航空的飞行汽车“盛世龙”成功完成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空中航线的首飞;广汽的飞行汽车GOVE在广州首次完成在城市公众复杂低空环境的飞行验证;紧接着,马斯克旗下Space X公司支持的飞行汽车公司Alef Aeronautics对外宣布名下的飞行汽车AlefModel A已经获得2850多份预订单。新近密集的资讯清晰表明,飞行汽车正提速而来。
按照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1.2万架飞行汽车用作空中出租车、机场班车和城际航班服务,市场规模达3000亿美元,2040年市场规模超过1.5万亿美元,2050年市场规模达9万亿美元。巨大的商业前景招来了各路市场力量的蜂拥而入,其中既有航空业霸主波音、空客、贝尔以及日本航空的矫健身影,也有大众、现代、通用和特斯拉等新旧汽车头部玩家的不凡阵容,更有谷歌、英特尔等全球科技巨头迈入的铿锵脚步,还有许多初创公司的加入。
从产业关联效应的角度观察,飞行汽车在上游可以拉动航空铝材、镁合金及特殊玻璃等碳纤维技术集结而成的原材料需求,中游覆盖着发动机、电池以及整机制造等产业链的核心部位,而下游则涉及到陆空交通基础设施搭建与运营服务供给等产业价值的释放;另一方面,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飞行汽车横跨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电动航空器制造三大制造领域,涉及到新能源、航天航空、高端制造、自动驾驶等战略性新兴行业,往往是新业态与新型产业组织孕育与成长的重要载体,对一国产业经济结构升级以及综合经济质量的提升将发挥着关键作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甚至用“输不起的竞争”来形容eVTOL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飞行汽车所展示出的公共产品红利效应,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对于飞行汽车在政策上都普遍表现出积极与开放态度,其中美国军方启动了“敏捷至上”项目,支持民营企业运用政府资源加快eVTOL飞行器的研发,欧洲航空安全局则为eVTOL飞行器提前制定了一套规划方案以及详细的适航标准,日本政府将为“飞行汽车”开设新的飞行员驾照,以及修理“飞行汽车”的机械师执照,韩国针对eVTOL的管制问题出台了“K-UAM”空中交通规划方案。相比而言,中国围绕eVTOL所表达出的政策更具系统性与前瞻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的《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试点运行,至2035年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且《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飞行汽车进入法治化的护航轨道。
总体上看,飞行汽车已经远远走出了最初概念畅想阶段,而且依照程序,一款eVTOL产品首先要在设计上拿到TC型号合格证,然后必须申请到生产上的PC合格证,最后获得了飞行上的AC适航证,才能投入商用。按照行业权威专家的判断,在2030年前,飞行汽车主要还是早期商业示范运行;2030-2050年,逐渐进入飞行汽车商业化运营时代;2050年后,将迎来城市空中交通发展的时代,也就是说,至少需要15年的时间,飞行汽车才可真正在载人商用领域大展拳脚,期间无论是在技术环节还是非技术领域,飞行汽车都须进一步闯关破障。 张 锐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