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 江苏省生活资讯综合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 苏北网 -> 关注

关于新能源车出海与升级,“工业母机”公司均普智能这么说

栏目:关注    时间:2023-07-11 10:53   来源: 证券之星   关键词:阅读量:970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云帆 实习生方卓 上海报道

近日,第十六届上海国际工业装配及传输技术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新能源车“工业母机”企业均普智能(688306.SH)在会场展示了智能电动汽车电驱、电池等细分领域下一代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期间,公司董事长周兴宥、中国区总裁兼副总经理何新锋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并谈及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现状,新能源车制造业趋势,包括均普智能在潮流之中的自身的转型升级。

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在寻求进一步增长的大背景下,“出海”成为了大部分企业的必选项。然而在“国标”“欧标”“美标”等标准化门槛林立的当今世界,中国高端制造业出海又普遍缺乏经验。

“中国企业一般有两种出海方案,一是国内生产设备后出口,二是在海外建厂。但是两种方式都存在一些困难。中国是电池产量最大的。但其安全标准与海外相比还是有区别,而中国专家确实没有办法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海外一些国家的标准,有时候甚至会掉一些坑。”何新锋在采访中透露。

近日,均普智能官宣为宁德时代中国两大工厂交付的三条锂电设备产线,用于沃尔沃一款国产中高端出口车型。而在此前,均普智能还在为越南造车新势力VinFast、美国造车新势力Nikola、欧洲车企Valmet等客户交付锂电模组电池包产线。

“与同行相比,我们具有一些全球性的优势。”他表示:“世界需要中国,但中国更需要世界,我们的强项在于整合能力与多元化,并且提前进行了布局。”

对于近日传言中国企业收到特斯拉召唤并前往墨西哥建厂的传闻,何新锋给出了肯定的回复,并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墨西哥扩大人才招募进行提早布局。

“美国的汽车制造业绝大部分产能已经移到墨西哥,我们此前能够提前布局墨西哥也是为了应对这样的趋势。”

均普智能董事长周兴宥也指出,目前中国制造业出海面临着多种问题,有些是地缘政治带来的贸易壁垒,有一些则是安全问题,绿色环保问题导致的标准化达标能力不足。与此同时,在安全问题的认知上国内外也有较大区别,比如过多的智能化设备是否会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等等。

“中国汽车想要大规模出海,势必要避免海外施加的各种壁垒。而这恰恰是我们能做的,我们是长期追踪在欧美汽车生态链中,中国企业一定要向高标准走,才能实现大规模出海。”周兴宥表示。

聚焦、转型与升级

公开信息显示,均普智能脱胎于宁波汽车产业综合巨头均胜集团,并于2021年实现独立上市。公司业务模式为向国际汽车OEM巨头和Tier1供应商,跨国消费电子公司等业态提供制造业“交钥匙工程”。

在商业模式上,均普智能近年对业务条线进行了由杂向精调整,客户业态进一步向新能源车,特别是新能源车电池、电驱和自动驾驶传感器进一步聚焦。同时公司以事业部的方式,对一些存量较小的业务则以事业部的形式进行建制架构。

“如果不聚焦,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何新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谈及聚焦时表示。

“我们的行业在国内被定义非标制造。但一家企业光做非标是做不好的”何剑锋指出,并形象的打了一个比喻:“我们的客户买了我们的‘母鸡’之后可能会下1000个蛋,但我们的‘母鸡’只值20个蛋的价值。所以除了单机利润高,我们的销售额不会非常大。所以干我们这行的总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产品,并复制的更多。”

在谈到聚焦新能源三电和自动驾驶时,何新锋表示,基于公司传统的动力总成优势和传承实现,使得公司能够提早布局,抓住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良机。

“传统汽车动力总成与电驱系统是存在一些部件的沿用的,比如齿轮测试等,这是基于我们的传统优势。但如果我们五、六年前没有开始布局电池电驱研发,就会对我们的业务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他表示,并指出目前一些“同行”已经因为没有抓住时代机遇,已经出现掉队的现象。

作为公司转型的契机,2017年,均普智能分别收购了聚焦汽车电子工业母机厂商德国“PrehIMA”和奥地利“MacariusGmbH”,前者在汽车安全气囊、HMI、智能车联V2X和中控ADAS成像系统等车舱汽车电子领域有较深耕耘,后者则聚焦新旧能源动力总成制造设备。两家公司的核心业务也形成目前均普智能转型的基本盘。

在完成收购后,均普智能基于两家公司的技术底蕴,结合市场趋势以及行业经验,形成了新的数字化设备护城河。

“中国近几年的市场拓展和行业经验已经超越欧洲,特别是在数字化领域。现在的设备不像之前主要讲究机械精妙,而是要通过数字化和机械的完美配合来达到更好效果”何新锋表示,“通过将国内数字化技术发布到海外,再将海外传统技术如驱动技术、齿轮测试拿到国内,可以为客户提供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三个趋势

另一方面,对于下阶段新能源车制造业的趋势,何新锋也谈了他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第一个趋势是先做加法后做减法。中国企业之前喜欢把一些所谓的先进东西全部堆到座舱里面,现在也开始采取做减法的方式。减法并不意味着减配,而是将智能装备集成在一起,使整个座舱里面感觉更加简洁。”

“另外的第二个趋势就是电动汽车的安全。因为现在电动汽车为了安全,可能会有很多问题和技术领域要去做突破。其中电驱动的安全性还行,最重要是电池的很多新的技术点。”何新锋透露,不仅仅可以通过电池的封装形式和电池尺寸来解决安全问题,还可以通过BMS电池管理系统的云端数据来计算哪些电池会达到疲劳极限,进而关闭该电池,防止出现热失控及自燃等问题。随着电动车推出的时间越来越长,部分电动车车龄可能已经达到了7年、8年,安全问题理应得到更加重视。

“第三个趋势可能是轻量化技术。因为即使现在电池仍在封装,新的电池技术也在不停迭代,但是总的来说目前新能源电车里面的电池的重量太大。” 据何新锋表示,一方面可以减轻电池的重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其他结构件的重量,以此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重量,同时也可以节约成本。这一问题值得整车结构件的制造工艺等相关行业的重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