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投资、稳增长、保民生上海: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
中国证券报记者4月12日从上海市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关于深化系统集成推动上海市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意见》近日出台。《6.0方案》通过对照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评判规则和先进实践,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以促投资、稳增长、保民生。
《6.0方案》部署了着力加强改革制度系统集成、着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便利度等五方面共20项具体措施。其中包括,细化完善综合竣工验收制度,编制《上海市建筑工程综合竣工验收工作手册》;加强不动产登记和租赁联动;推动上海绿色建筑、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建筑建设要求,出台《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对部分市政基础设施类重大项目,探索实施环评“打捆”审批;支持上海浦东新区、上海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在“用地清单制”和承诺制改革等领域先行先试。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是国际投资的重要风向标,努力向其看齐,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胡广杰在发布会上表示,《6.0方案》全面对标国际公开、权威的营商环境评判规则和先进实践,注重把握其底层逻辑和工作要求,从监管、服务、效率三个维度攻坚发力,将世界银行最新的方法理念贯彻到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改革的各项工作中。
胡广杰表示,根据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整体部署,对标世界银行推荐的通过“在线单一窗口”为企业服务的做法,依托上海市“一网通办”平台,上海市住建委会同相关部门,着力打造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服务的“一个系统”。目前,系统办理的企业超过4万家、用户超过8万人,已覆盖规划、水务、绿化等市区两级部门和分支机构512家。系统推行各阶段“一套材料、一表申请”,并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手段多角度提升用户体验。
“市场主体感受度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广杰称,《6.0方案》将积极回应市场主体急难愁盼,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在促开工、抢竣工、稳预期等方面持续用力,通过切实补齐政策短板、消除不确定性,让政策效应最大化释放。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殷德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营商环境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工程建设领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上海在工程建设领域强化营商环境一体化集成化改革,其重点在于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升级。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